水利人物(3)
日期:2021-04-26
瀏覽量:1908 次
王景 治理黃河 千載無患
東漢人王景,主持過一次封建時代最大規(guī)模的治黃活動,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800年。歷史上對王景治河充滿了贊揚之辭:“王景治河,千載無患”。
王景(約公元25—約85年),字仲通,瑯琊不其(今山東即墨縣西南)人。自幼“廣窺眾書”,學識淵博,掌握多種技藝,尤其熱心于水利工程建設。有一年,浚儀(今河南開封)附近的浚儀渠(汴渠的一段)被黃河水沖毀,影響人們的生活安定和農業(yè)生產,朝廷下詔修復。根據(jù)司空(官名)的推薦,朝廷即派王景幫助王吳共修浚儀渠,王景建議王吳采用“堰流法”,很快修好了浚儀渠,受到百姓的贊揚?!把吡鞣ā笔峭蹙暗囊淮髣?chuàng)造。所謂“堰流法”就是在堤岸一側設置側向溢流堰,專門用來分泄洪水。這次治渠成功,使王景以“能理水”而聞名。
當時,滎陽以下黃河還有許多支流,如濮水、濟水、汴水和蒗湯河等。王景將這些支流互相溝通,在黃河引水口與各支流相通處,同樣設立水門,這樣洪水來了,支流就起分流、分沙作用,以削減洪峰。分洪后,黃河主流雖然減少了挾沙能力,但支流卻分走了大量泥沙,從總體上看,還是減緩了河床的淤積速度。這是促使黃河長期安流的另一重要措施?!拌徤礁?,破砥績,直截溝澗,防遏沖要,疏決壅積”,清除上游段中的險灘暗礁,堵塞汴渠附近被黃河洪水沖成的縱橫溝澗,加強堤防險工段的防護和疏浚淤積不暢的渠段等,從而使渠水暢通,漕運便利。
王景主持的“筑堤,理渠”及其相應的工程設施,工程量是浩大的。黃河千余里,汴渠七八百里,合計約2000里的筑堤、疏浚工程,投資“百億”錢。而施工期于次年4月結束,總共一年時間。數(shù)十年的黃水災害得到平息,定陶(今山東定陶北)以北大面積土地涸出耕種,農業(yè)生產開始恢復起來。在當時生產力十分低下的情況下,實在是個奇跡。
永平十三年(公元70年)夏天,明帝劉莊決定親自乘船沿河巡視,并叫王景陪同前往。明帝看著兩岸整齊堅固的堤防,水上往來如梭的舟楫,對王景等人的功績贊不絕口,隨后給王景屬下治河官吏每人加官一級,特別給王景連升三級,封為侍御史。
王景治河的成效是卓見的。從東漢末年王景這次治河到唐代末年的800年中,黃河決溢僅有40個年份,且都不大,主流一直處于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后來,河患又逐漸多了起來,直至宋仁宗慶歷八年(公元1048年)發(fā)生第三次大改道。因此,王景治河的辦法和經(jīng)驗為歷代治河者所推崇和效法。(東漢)